- 知識分享 | 不銹鋼為何能 “ 抗銹 ” ?
- 發布日期:2025-09-27 09:38:11瀏覽量:31
不銹鋼,這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金屬材料,從廚房的鍋碗瓢盆到公共設施的護欄,再到高樓大廈的裝飾,都可見其身影。那么,為什么不銹鋼能在潮濕甚至惡劣的環境下依然“百毒不侵”,不生銹呢?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揭開不銹鋼的神秘面紗,探尋它背后的科學原理。
一、不銹鋼的起源與發展
不銹鋼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。當時的英國冶金學家亨利·布雷爾利(Henry Bessemer)在煉鋼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種不易生銹的合金鋼,這便是最初的不銹鋼。隨后,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斷研究和改進,不銹鋼的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,并逐漸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。
二、不銹鋼的成分與結構
要了解不銹鋼為何不易生銹,首先要從其成分和結構入手。不銹鋼主要由鐵、碳、鉻、鎳等元素組成,其中鉻是不銹鋼具有耐腐蝕性的關鍵元素。鉻在不銹鋼中的含量通常在10.5%以上,當鉻含量達到12%以上時,不銹鋼的耐腐蝕性會大大提高。
在不銹鋼中,鉻能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,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鉻薄膜,這層薄膜能夠阻隔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進一步與鋼基體接觸,從而起到保護鋼基體的作用。此外,鎳的加入能夠進一步提高不銹鋼的耐腐蝕性,使不銹鋼在酸性、堿性等惡劣環境下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性能。
防銹原理:
- 鉻(Cr)形成氧化鉻保護膜,抵御水氧侵蝕;
- 碳(C)會與鉻形成碳化鉻,削弱防銹能力;
- 鉬(Mo)在鹽水、酸性環境中增強抗腐蝕力。
型號選擇:
- 304:日常廚具、保溫杯可用,長期接觸鹽水、酸性液體易銹;
- 304L:304基礎上降低碳含量,防銹稍優;
- 316:含鉬,抗腐蝕強,適用于醫用、海上設備及高端保溫杯;
- 316L:316基礎上降低碳含量,防銹性能
三、不銹鋼的耐腐蝕機制
不銹鋼的耐腐蝕機制主要涉及到電化學腐蝕和鈍化兩個方面。
電化學腐蝕:電化學腐蝕是指金屬在電解質溶液中發生的腐蝕現象。在不銹鋼中,鉻元素的存在使得鋼基體具有鈍化傾向,即能夠在一定條件下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鉻薄膜。這層薄膜能夠降低鋼基體的電化學活性,從而減緩電化學腐蝕的速度。
鈍化:鈍化是指金屬在特定條件下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、不易溶解的化合物薄膜的過程。這層薄膜能夠阻隔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進一步與鋼基體接觸,從而起到保護鋼基體的作用。在不銹鋼中,鉻元素的存在使得鋼基體能夠在空氣中自然形成一層氧化鉻薄膜,從而實現鈍化。
四、不銹鋼的分類與應用
根據不同的成分和性能,不銹鋼可以分為多種類型,如奧氏體不銹鋼、馬氏體不銹鋼、鐵素體不銹鋼等。這些不同類型的不銹鋼具有不同的特點和用途,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。
奧氏體不銹鋼
奧氏體不銹鋼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、塑性和韌性,常用于制作化工設備、食品機械、醫療器械等。此外,奧氏體不銹鋼還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,使得其成為不銹鋼家族中的佼佼者。
馬氏體不銹鋼
馬氏體不銹鋼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,但塑性和韌性較差。因此,它常用于制作需要承受較大載荷和沖擊的零部件,如軸承、刀具等。
鐵素體不銹鋼
鐵素體不銹鋼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、耐高溫性和抗氧化性,常用于制作石油化工設備、鍋爐、熱交換器等。此外,鐵素體不銹鋼還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和導電性,使其在某些特殊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
通過以上的介紹,我們不難看出不銹鋼之所以能夠在潮濕甚至惡劣的環境下依然保持“百毒不侵”的性能,主要得益于其獨特的成分和結構以及優良的耐腐蝕機制。
上一個:?教師節·平凡偉大 | 諄諄教誨縈耳畔,寸草難報三春暉
下一個:沒有了!